排序
高全喜:大哉,张季直——作为现代立国者的张謇
关于张謇这位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学界谈论众多,几乎毫无争议地把他定位为一位杰出的实业家、中国现代工商经济的开拓者,以及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等等,这些当然是张謇先生的经世事功,...
张千帆:“光荣革命”光荣在哪里?
(编辑说明:作为政治现代性、现代宪政最重要的起源国家之一英国的政治史,总是值得我们不断回顾、思考的,尤其是对于面临大转型时代的中国人来讲,更是如此。作者再一次回顾了”光荣革命“这段...
秦晖对话刘仲敬:如何摆脱大共同体至上的路径依赖?
古代中国是文治和德化的机器? 刘仲敬:我现在有一个看法,中国和西方所谓“国家”,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真正的国家是西欧封建体到绝对君主这种所谓的民族国家前提,或者新民族国。在我看来...
高鸿钧: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影片《黑客帝国》对卢梭提出的这个著名异化悖论进行了具象化的诠释。观罢影片,震撼之余,如梦方醒:原来人脑也不过是高级智能的“硬件”,只有通过输入软...
高尚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
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
张千帆:整体主义的陷阱——制宪权和公意理论检讨
摘要: “制宪权”之所以成为无法无天、完全失控的权力,制宪主体之所以有权代表“政治统一体”作出“根本政治决断”,原因均在于它们代表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公意”。卢梭意义上一贯正确的“公...
美国建国者的“知识政治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谓'知识即权力(力量)'的说法,早已是广泛流传的名言;福柯关于知识和权力的双向关系(权力制造知识,知识产生权力)的阐述,也是学界耳熟能详的观点。这些说法所涉及的大抵是...
福柯一生反叛的悖论
一、迷恋同性恋的思想怪杰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知识界的左派大腕们在大陆知识界逐渐串红,哈贝马斯、德里达、乔姆斯基、詹明逊等人被相继引进,其中,法国哲学家福柯代替了八十年代的文学家...
伟大的教皇革命
基督教信仰及其教会在古罗马的普及和日渐扩张,对西方社会而言,不仅提供了精神领域的终极信仰,而且改变了西方社会的整体结构。神权的确立及其教会财产的合法化,在使罗马人的宗教信仰由多神教...
关于自由的论证
自由主义及其政治学,在面对不同价值的争论时,可以宽容的并坚决捍卫异见者的发言权,但在争论中从来不是中立的,特别是在道德价值和政治制度的选择上,自由主义决不会中立。毋宁说,自由主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