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心理学是客体关系理论与后期精神分析的代表理论,创始人是克哈特。他对于那些拥有自恋性格的人实施了精神分析,进而对弗洛伊德的说明提出了疑问。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性格是心理能量(心理性发展)向自身释放的状态,因为喜爱自己,所以并不一定需要其他人的关注与爱。但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些拥有自恋性格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如忧郁症 (忧郁,情绪障碍)、不满足感以及容易被伤害的敏感的自尊心。
克哈特认为自恋是因为没有能够与父母形成共鸣感,为了弥补由此产生的心理空虚而产生的对自己的爱恋情绪。因为觉得谁都不喜欢自己,所以只能自恋,别无选择。
那么,一个人究竟应该与父母在哪方面形成共鸣感呢?克哈特通过研究与咨询者之间的关系中的两种转移现象确认了共鸣感是一种必要的心理状态。一种是镜像转移,另一种是理想化转移。转移就是心理问题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让被治疗者重复小时候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
首先来看一下儿时的经历。人生初期,幼儿受到父母的保护与照顾,感受到一种全能感。父母知道幼儿很脆弱,因此加以保护。但是认知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幼儿认为自己是一种伟大的存在,因此展现出巨大自我的状态,过度地希望展示自己。这个时候父母像一面镜子一样,对于幼儿的这种傲慢的、认为自己很伟大的状态表示认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逐渐发展,幼儿开始感觉到父母才是伟大的存在。父母能做那些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父母知道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他们开始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伟大,所以自己也是伟大的,因此将父母理想化的同时,也提升了对于自己的评价。这个时候无论能力或者水平如何,父母应当与试图将自己理想化的幼儿的心灵形成共鸣感。
对于巨大自我的共鳴感是“健康的野心”,而对于理想化的共鸣感则可以帮助幼儿将“理想与价值”内在化,从而形成健康的性格。相反,一旦无法与父母形成共鸣感,幼儿就会形成有缺憾的自我,为了弥补缺憾,就开始形成自恋性格。古典精神分析认为自恋是一种幼儿时期的愿望,必须抛弃。克哈特则认为应当与这种自恋形成共鸣感,并积极理解。
这一阶段由于未能与父母形成共鸣感而形成缺憾性格的人,在成人之后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反复出现这种状况。也就是说,会与周围的人形成镜像转移与理想化转移。这就像是为了完成在幼儿时期与父母一起未能完成的课题。克哈特认为形成完全自我的过程中自我对象是必要的。自我对象对于幼儿来说就是父母,在成人之后则是恋人、家人或者关系亲密的朋友。
客体关系理论当中提到了自身与对象的关系。在自身心理学当中,这种关系被表述为自身与自身对象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克哈特一定要使用自身对象这一概念呢?他认为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观点出发,对象与自身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对象是自身充分满足的必要存在。克哈特认为自身对象并不是建立关系的人自己,而是那个人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机能。克哈特认为就好像人身体性的存在需要氧气一样,精神性的存在则需要自身对象。情绪独立只不过是一种神话而已。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