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张千帆:解决巴以冲突和自由派纷争的钥匙
今年七月,我发表了一篇评论“让宽容成为自由爱好者的习惯”。近年来,因为不宽容,中国自由派越来越分裂。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自由派分裂出“挺川派”和“反川派”;我并非简单反川,却被“...
无政府主义10女杰
一提起“无政府主义”,不了解的人往往会想到一群想把整个地球变成一片废土的暴徒,其实这是对无政府主义的极大误解。 无政府主义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消灭政府后的混乱社会,而是一个互助、自治、...
为什么谭嗣同说 : 幸而中国兵之不强也?
正因为《仁学》直球辱清,大骂爱新觉罗是”贱类异种”,康有为1899年在日本看到首次出版的《仁学》后才吓得肝颤,要编辑梁启超赶紧毁去。 而且谭嗣同并不止在未发表的《仁学》中提出此观点,在...
林贤治:《革命寻思录》后记
不早不迟,上世纪刚好转折进入九十年代,海外学者突然抛出“告别革命”论。 凭常识,这个“激退主义”的新论是不可接受的。革命的发生无疑需要一定的条件,只要这些条件未曾消失,对革命来说就...
林贤治:隐喻中的革命
“革命的”一词仅适用于以自由为目的的革命。 ——〔法〕孔多塞 对我而言,我们在别样的黑暗和危险的未来前景中能够看到的一缕不确定的、忽隐忽现的希望之光,完全可以概括为革命和自由。...
林贤治:人生而自由
美国学者雅各比描述过两类乌托邦:一类叫“蓝图乌托邦”,另一类叫“个人崇拜的乌托邦”。他指出,对于人类进步来说,蓝图乌托邦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美好愿景,有大方向大轮廓,但...
林贤治:“以自由对待暴政”
所以,当人民普遍地遭受压迫和不公的待遇时,必然寻找摆脱的机会。但是,在拉博埃西看来,事情未必尽然,相反有可能甘愿屈从于暴政的统治。 他认为,每一个暴政都是建立在民众的普遍接受之上,...
林贤治:社会正义与人类尊严
在现时代,当人民主权的原则已被普遍认同,倘若面对一个社会而要进行评价时,首先会寻问它是否公正地对待个人,特别是弱势者。没有一个文明国家,可以逃避合理性与正义性的考验。英国印裔经济学...
林贤治:人民是主权之源
1640-1688年的英国革命、1776年的美国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革命,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摧毁旧制度。为了证实反叛既定秩序的正当性,革命者有必要论证国家起源于契约,而政府单方面毁坏了契约...
林贤治:人权至上与“保护责任”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人性与法的故事: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的哥哥波吕涅克斯和他的兄弟争夺王位,结果自相残杀而死。他们的舅父克瑞翁继承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