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学用语,自身满足性预言一词广为人知,这一名词的发明人是美国的社会学者默顿。他将那种错误预言所引起的行动,最终将预言现实化的过程定义为自我满足性预言。这里的预言不是预言家的猜测,而是他人的期待与预测。
默顿注意到了托马斯定理当中的自我满足性预言这一概念。托马斯定理是指“人们主要通过主观而不是客观来把握周边世界的情况,他们的行动也是建立在主观性理解基础之上的”。这是美国社会学者威廉姆斯·托马斯所提出的。总的来说,自我满足性预言就是指在知道某人的消极期待或者错误的预言之后,受到其影响,最终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这种期待和预言的现象。
自身满足性预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完全陌生。广为人知的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故事就是讲述主人公原本为了避免一个十分残酷恶毒的预言而竭尽全力,但最终却用自己的行为实现了预言。正因为如此,科学哲学家波普将自我满足性预言又称为俄狄浦斯效应 (心理性发展)。
与自我满足性预言相似的还有皮格马利翁效应。希腊神话当中的皮格马利翁王依靠出色的技巧将象牙雕刻成真人大小的美女。他请求阿芙洛狄忒女神将雕像变成自己的妻子,阿芙洛狄忒满足了他的愿望。皮格马利翁王最终和雕像结了婚。
在教育学当中皮格马利翁效应经常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是因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者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一起在一所小学进行研究,论证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实际教育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研究者们在学年开始时将一份学生名单交给班主任老师,告诉他哪些人的智商检测(智商与智商检测)结果显示出了出色的潜力。但是要求其不要将这个事实告诉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仅仅作为教学参考。而实际上名单是随机产生的。班主任则因为研究者的话而相信那些学生的智商和学习更为出色。
这种期待和信任真的会产生效果吗?结果令人十分惊讶。8个月之后,研究者们对学生们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那些被选中的学生的智商比上一次提高了24,而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表现得更好。
自我满足性预言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霍桑效应与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是指如果告诉参加研究的人员被某些人观察,那么就会引起行动上的变化。安慰剂效应是指对于治疗的期待引起了实际变化。
某些学者认为必须将自我满足性预言与皮格马利翁效应加以区分。因为自我满足性预言与俄狄浦斯神话一样,行动变化的中心是“错误的期待与预言”。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则与之相反,变化的中心是“期待的人”。关于是否需要对这两者加以区分的争论固然重要,而如何理解上述效应对于我们的启示则更加重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