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组织应对风险的方式。该术语与现代性的几位重要作家密切相关,尤其是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 Beck)和安东尼·吉登斯 ( Anthony Giddens)。这个词是在 1980 年代创造的,它在 1990 年代的流行既是因为它与更广泛的现代性思考趋势的联系,也是因为它与流行话语的联系,特别是在此期间日益增长的环境问题.。
定义
安东尼·吉登斯:“一个越来越关注未来(以及安全)的社会,这产生了风险的概念”,
乌尔里希·贝克:“一个系统的处理现代化本身引起和引入的危险和不安全的方法”。
背景
贝克和吉登斯都坚定地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待风险社会,“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简称。……现代性比以往任何类型的社会秩序都更具活力。 与以往任何文化不同的是,它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
他们还大量借鉴了反身性的概念,即当一个社会审视自己时,它反过来会在此过程中改变自己。在古典工业社会中,现代主义观点基于科学现实主义的假设,创造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科学家在现代时期一个排他性的、难以接近的环境中工作。
1986 年,就在切尔诺贝利灾难之后,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 出版了Risikogesellschaft (Suhrkamp, Frankfurt 1986)。Risikogesellschaft于 1992 年以英文出版,名为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生态危机是这一当代社会分析的核心。贝克认为,环境风险已经成为工业社会的主要产物,而不仅仅是令人不快的、可控制的副作用。
吉登斯和贝克认为,虽然人类总是遭受一定程度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 ——但这些风险通常被认为是由非人类力量造成的。然而,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如污染、新发现的疾病、犯罪等风险,这些都是现代化进程本身的结果。吉登斯将这两类风险定义为外部风险和人为风险。人为风险的特点是高水平的人力参与生产和减轻此类风险。
由于人为风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吉登斯和贝克等作者认为,社会有可能评估正在产生或即将产生的风险水平。这种反思性的内省反过来可以改变计划的活动本身。例如,由于切尔诺贝利和拉夫运河危机等灾难,公众对现代项目的信心下降,导致公众对行业、政府和专家不信任。
社会关注导致加强对核电行业的监管并放弃一些扩张计划,从而改变了现代化进程本身。据说,这种对现代工业实践的批评越来越多,导致了一种反思性现代化的状态,可持续性和预防原则等概念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概念侧重于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水平。
关于风险社会的概念如何与社会等级制度和阶级区别相互作用,存在不同的意见。大多数人认为,社会关系随着人为风险和反思性现代化的引入而发生了变化。风险,就像财富一样,在人口中分布不均,会影响生活质量。
贝克认为,旧形式的阶级结构——主要基于财富的积累——在现代风险社会中萎缩,在现代风险社会中,人们占据了通过风险规避实现的社会风险地位。“在某些维度上,它们遵循阶级和阶层地位的不平等,但它们带来了根本不同的分配逻辑”。贝克认为,普遍存在的风险包含“回旋镖效应”,因为产生风险的个人也将暴露于这些风险之中。这个论点表明,富有的人的资本造成污染的主要负责人也将不得不受到影响,例如,当污染物渗入供水系统时。这种论点似乎过于简单化,因为富人可能有能力更容易地通过购买瓶装水等方式来降低风险。然而,贝克认为,这种风险的分布是知识而非财富的结果。虽然富人可能可以获得使他或她能够规避风险的资源,但如果这个人甚至不知道风险的存在,这甚至不是一种选择。然而,风险不仅仅影响某个社会阶层或地方的人,因为风险不会被遗漏,它会影响每个人,无论社会阶层如何;没有人没有风险。
相比之下,吉登斯认为,旧形式的阶级结构在风险社会中保持着更强的作用,现在部分地被定义为“在不同形式的自我实现和赋权方面”。吉登斯也倾向于比贝克更积极地对待风险社会的概念,这表明“不可能仅仅对风险采取消极态度。风险需要受到约束,但积极的冒险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创新社会的核心要素。”
不同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风险因素
以上,吉登斯和贝克主要关注于现代社会的环境因素。因为现代化带来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的全球性影响。
但是不同社会形态中,所关注的重点完全不同,对于欠发达国家,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是关注度更高的。
现代管理体系全面引入了风险管理的分析,但是对于家庭个人,对其分析是不足的,在于个人没有能力做到这点,个人缺乏能力抵御重大风险。
利维坦的风险遍历性
疫情期间的一个典型表现是风险的遍历性,不分地区和阶级均无法幸免。虽然有些众所周知的地区变现的更加灾难。
风险遍历性表现在财富新贵阶层和娱乐明星阶层也是相当明显。
无独有偶,我看到一个叫作徐宥的人工智能工程师提出了铁拳的遍历性的概念:
我把它定义为无法申诉的风险分配。 风险分配给你但你无法申诉,那就是铁拳。所谓的铁拳的遍历性,我的定义很粗暴:不管什么人,什么实体,不管从事的什么行业,有什么样的地位,给予足够长的时间,一定会被铁拳打击。 表现形式可能是资产缩水或者其他更严重的人身后果。按前文所说铁拳的定义,这样的损失是无法申诉或对冲的。
风险分配
徐宥还提出风险分配的概念:
风险具有遍历性不代表我们每个人所承受的风险是均等的,这里的不平等,有内生的因素——比如居住在战乱的国家和居住在中立的国家被炮火杀死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也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风险的分配。
“分配”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传统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分配方式,由此得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设计。如果我们想偷懒的话,可以假设风险是一种“负资源”(我们不想要的资源),再引入一个效用函数,即可把“风险”作为一个“负要素”纳入经济学一并处理。这种“负要素”的处理方式在数学上很精妙,我倒不以为然。我认为风险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而“负要素”不是。商业合同,里面清清楚楚写着的,也是风险的分配策略,而不是抽象的负要素或者效用函数。因此在这里,我把风险当成一个“一等公民”来处理,谈谈风险的分配。
我所谓的风险的分配,是指风险被现代性生产出来之后,最终如何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人用了什么方法避免了这种风险。 我认为,考察一个社会的制度(这里的制度是制度经济学里的制度,即 Institution),一个很好的入手点就是风险是如何通过各种机制进行分配的。
当徐州的光棍找不到老婆却又想传宗接代时,一个巨大的风险就被生产出来。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放学的路上突然吃了一闷棍,在那一刻,徐州的光棍制造出来的风险,就变成了铁链,分配到了这个女孩头上。在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里,这个光棍生产出来的风险,最终会被公正的法律再度分配回去,变成他的刑事犯罪和民事赔偿。这就是风险分配。Taleb 所著 Skin in the Game, 全书讲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风险分配的原则:制造风险的人请对等承担风险。
以上所举例子里的刑法制度,可以看成是风险分配在法律层面的体现,或者说一个社会是如何规约 (normative) 风险分配的。
在美国,Tort 侵权法制度提供了另一个对抗“负外部性”型风险的法律维度。1998 年,美国46个州和全美最大四家烟草制造商达成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侵权诉讼和解 (The Master Settlement)。烟草公司售卖的卷烟导致肺癌等疾病,间接增加了美国各州在居民医疗保险上的开销。烟草公司将风险分配给吸烟者,吸烟者将肺癌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分配给各州医疗保险基金。各州通过侵权起诉,成功将此风险转了一圈还给了烟草公司。烟草公司也由此不再投放面向青少年的烟草广告。前面我们提到了草台班子,这里烟草公司无论是不是草台班子,都会制造风险,所以风险不是消灭草台就能解决的。
在商业合同法里,商业合同既可以看作收益分配协议,也可以看作是风险分配协议。在我看来看成风险分配更加接近本质,比如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 或 Act of God 条款,无法解读为收益分配协议,但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小概率事件下的风险分配策略。
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风险也是可以在自由市场上交易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保险:通过购买保险,我们对冲了自己的风险。亚当斯密指出,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换促成了经济增长(即一阶导数平均为正值),我们这里可以补一个亚当斯密第二定理:风险分工和市场交换促成了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了市场波动率(二阶导数近乎于零)。
所谓的“风险分工”,是指每个市场主体对各种风险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最优的分工是把风险分配给最能承受/应付风险的人,好比把炸弹留给拆弹专家。风险可以被自由交换意味着有效的市场和发达的保险(以及金融衍生品)产业。试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保险市场,则风险随机砸到谁的头上,谁的生命或财富就随机归零。在这样的世界里,因为没有保险作为随机产生的风险的阻尼,环环相扣的劳动分工市场成了风险的正反馈放大器,一个很小的风险扰动都能够带来巨大的市场波动性。
在经济学里,我们常常讲“外部性”。比如,工厂生产时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就是工厂生产的负外部性。实际上排放和生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内部外部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概念。看用“风险分配”的角度来诠释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如果说污染物能够导致癌症,那么工厂就是将癌症的风险生产出来并分配给了保留于这些污染物的人。当然工厂也可以通过投资处理装置将这个风险转化为成本转嫁给自己,改变风险的分配,那就没有了所谓的外部性。
科斯定理讲,在这类外部性情形下,只要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设置如何,当事人可以通过交易,处理外部性,达到帕累托最优。这个定理可以推广到风险分配上:只要风险交易成本为零,边界清晰,则无论风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最终一定能够通过交换达到帕累托最优。
将风险分配纳入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不是卖弄学术工具,而是因为有了交易成本这个工具,我们可以自然地推导出铁拳的遍历性和带来的市场波动性。许多人在 2021 年没有看到这一点,从而低估了中概股的波动性。 鉴于这已经是过去时,下面这段也不再是秘密了。
风险遍历的原因在于只有一个赢家的负和博弈
在博弈结构中,由于只有一个确定的不受限制的赢家,那么其他就都是输家。比如说核酸检测公司、疫苗公司和利维坦不能共赢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去做的输家。
同样包括公务员、教师这些试图搭便车的被挤爆的岗位,早晚也会无法与其实现共赢。
注:引文部分来自徐宥的博客:https://blog.youxu.info/2022/03/23/risk-allocation/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