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

在当今美国,有一个州的历史和法国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的人,日常会说法语、吃法国菜,其最大、最著名的城市新奥尔良最初也是由法国人建立。这个州就是路易斯安那。

图片[1]-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如今的路易斯安那州只占据美国右下角的一个小角落。

不过在两百多年前,也就是1800年,美国刚刚独立的时候,这里还不属于美国。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地区,比现在的州范围大得多。

图片[2]-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购买的路易斯安那图片译自:Cassie Theurer
土地辽阔的路易斯安那最终改变了美国的命运,可是美国怎么就得到这么一大块法国殖民地了?这多亏了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功劳。

图片[3]-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国父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

01.数易其主的路易斯安那

从16世纪起,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开始在北美殖民。法国在17世纪初占据加拿大东部,也就是今天的魁北克地区;英国在北美中部,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当时的欧洲殖民者多在沿海活动,北美内陆是一个甚少涉足的地方。1682年,法国探险家罗贝尔·卡佛利耶(Robert Cavelier)率领探险队,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顺着密西西比河南下,抵达入海口。他把法国国旗插在了如今的新奥尔良地区,并将密西西比河的广大流域命名为「路易斯安那」,意思是「国王路易十四的土地」。

图片[4]-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罗贝尔宣布路易斯安那为法国领土

在接下来的一百年时间里,法国人继续在此地勘探和分散定居。占据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地区的法国,成为北美最为强大的殖民势力。到了18世纪,英国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在北美地区与法国产生激烈冲突。1756年-1763年,英国和法国、西班牙等国在北美爆发七年战争。结果法国战败,根据《巴黎条约》,法国被迫向英国割让了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以及除新奥尔良以外的所有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认为,剩下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地区并不能带来多少实利,反而会成为已有累卵之危的法国政府的财政负担。但为了避免这片地区落入英国之手,法国在签订《巴黎条约》后不久,就将这块地区连同新奥尔良一起转交给了自己的盟友西班牙。英国并非只尝到了战争胜利带来的甜头,战争期间所积累的债务让英国政府不堪重负,它决定将这些债务转移到北美殖民地的民众身上。结果殖民地民众爆发声势浩大的抗议,最后两方爆发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此时,刚独立的美国领土面积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的面积,为80万平方公里。到了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双方在法国签署的《巴黎条约》宣布,英国在七年战争中从法国手里获得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部分土地划给美国,美国领土达到了230万平方公里。

图片[5]-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密西西比河,北美最长的河流。也是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乡,他笔下有不少故事发生在这条河上,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紧接着,法国爆发大革命,在革命中崛起的军事英雄拿破仑带领法国走上了在欧洲的扩张之路。不仅如此,拿破仑还准备夺回旧殖民地,恢复在北美的势力。1800年,西班牙被迫与法国秘密签订《圣伊尔德丰索条约》(Treaty of San ILdefsnoo),法国将在1803年重新获得路易斯安那地区和新奥尔良市的所有权。虽然是秘密协约,但到了1802年,路易斯安那地区将再次易主的消息也传到了杰斐逊耳中,这则消息被证实后,彼时的总统杰斐逊顿时坐不住了。当时,美国西部出产的商品和农产品依赖密西西比河的航路运往世界各地,位于出海口的新奥尔良虽然是西班牙人管理,但依据1795年的《平尼克协条约》(Pinckney’s Treaty),西班牙允许美国商船在这里囤积货物,装载出海。然而,到了1802年,因为主权移交,西班牙人单方面禁止取消了这条协议,这等于关闭了美国西部商品运往世界其他地方的商道。为了维护西部农民和商人的利益,杰斐逊命令驻巴黎大使罗伯特·利文斯顿(Robert R. Livingston)与法国谈判,他在给利文斯顿的信中谈到,如果法国占领新奥尔良,美国只能跟英国联合起来对抗法国。与此同时,杰斐逊在国会立案,推动扩充军队和备战,当时的法国和美国战争似乎一触即发。拿破仑也嗅到了这种氛围,可对当时的法国来说,把军队开赴北美与美国开战,已经是力不从心。更何况,当时的法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起义声此起彼伏。就在利文斯顿和杰斐逊派去的特使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与法国政府谈判的同一年,法国远征军在镇压海地起义军的过程中遭受挫败,海地宣布独立。

图片[6]-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海地种植园。海地不但是最早输入黑奴的地方,也是欧洲人从非洲输入黑奴到美洲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法国在此地对黑奴相当严厉残酷。
加勒比海地区的失败,不仅使拿破仑丢掉了殖民地,还损失了大量的战争经费。因此,在欧洲进行对外扩张的同时,还想要维持在北美大陆的另一场战争,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派去新奥尔良交接主权的法国军队本来为数不多,又碰上黄热病流行,丝毫没有战斗的信心。拿破仑本来想派去增援并占领路易斯安那其他地区的军队,在1802-1803年冬季又被堵在荷兰的港口,等到春天解冻时,欧洲的局势又开始紧张,急需大量军队。这种情况下,卖了路易斯安那还能挣点钱。另外,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还有一个好处。西欧边缘小岛上的英国已经崛起,成为法国的强大对手,拿破仑用路易斯安那来换取美国这一盟友,至少换得美国保持中立的态度,看起来也不亏。况且英国与美国素有嫌隙,法国作为美国的「天然盟友」,在美国争取独立时出力颇多,把美国拉入法国的阵营中,英国又会多一个强劲的对手。拿破仑的小算盘打得再精明,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因此,就在拿破仑丧失在美洲地区建立法兰西帝国的信心,以及眼见要失去美国这个亲密盟友的情形下,拿破仑在1803年4月同意把整个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

图片[7]-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之后,在休斯顿升起美国国旗。

路易斯安那,这块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终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按当时的汇率折算下来,美国购买的1英亩土地只花了不到4美分。不用一兵一卒,美国的领土增加了原来的一倍。
02.「1800年革命」

不过,买地这件事,使杰斐逊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还得说到1800年的美国大选。那一的大选,是联邦政府建立以来最火热的一次总统选举。当时的两党之争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而是是势同水火的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联邦党以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副总统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为代表,主张根据《美国宪法》,将州权收归中央,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即「大政府」。尽管在制宪会议上遭受挫折和妥协,但他们在报刊杂志上撰文,为《美国宪法》辩护呼告,这些文章后来被整理成著名的《联邦党人文集》。

图片[8]-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联邦党人文集》
作者:[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译者:程逢如、在汉、舒逊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1980年
民主共和党由反联邦党人而来,以当时的国务卿杰斐逊为代表,推崇共和制和议会代表制,主张建立一个「小政府」,将联邦权力下放,缩小政府开支,扩大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他们认为《美国宪法》并不完美,因为它未涉及到对民众自由的维护,在他们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经3/4州批准生效。这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里面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等条款,就是为了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虽然说华盛顿不支持党派竞争,但是宪法制定前因为中央政府权力过小而导致的国家与州权际不明,秩序混乱的教训,尽管华盛顿从未亲口表过态,但还是可以看出他是倾向于联邦党人这边的。因此在华盛顿和亚当斯担任总统的十年,是联邦党人掌握国家权力的十年。然而,在华盛顿两届任期已满「功成身退」时,联邦党内部开始出现了内讧。亚当斯和他的政治盟友汉密尔顿关系闹僵,最后以3张选举人票的微弱优势战胜杰斐逊,当选总统。亚当斯在总统任内,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做得不怎么样,还因签署《暴乱法》,逮捕数十名民主共和党人,加深了两党冲突。作为反对派的民主共和党奋起反击,并在各州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到了1800年总统大选之前,新选举产生的国会中民主共和党人已占据多数,作为领袖的杰斐逊轻松击败寻求连任的亚当斯,当选总统。击败联邦党对美国的意义,用杰斐逊后来描述这次大选时说的一句话,就是1800年的又一次「革命」。民主共和党所奉行的原则将推行到全国,于联邦党人走向「暴君」的倾向中挽救整个国家。不过,杰斐逊在当选后也知道长久的党派斗争对国家发展不利,因此在竞选时,杰斐逊尽可能地调和两党的情感冲突,弥合两党的对立与分裂。在就职演说中,他这样说道:「我们原则一致,只是名称不同。我们都是共和党人,我们都是联邦党人。」(We have called by different names brethren of the same principle. We are all republicans: we are all federalists. )1801年-1809年担任总统的8年间,杰斐逊采取积极的措施,削减军费,发展农业和工商业。他要下放中央权力,维护地方和民众权利,弱化联邦政府的存在感,以防止暴政和专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800年的大选,可以说的上是一次「革命」。不过,杰斐逊执政的8年,也证明了他在就职演说中说的那句话的正确性。在国家利益面前,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人,其实都顾全大局,原则相同。这一方面,体现了美国这批建国者们深思熟虑且注重实效的特质。其中最具代表的事件,就是路易斯安那购地案(Louisiana Purchase)。
03.杰斐逊「购地」之后

购买路易斯安那,对于当时的美国,看起来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可对当时的总统杰斐逊来说,这是一件需要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杰斐逊成立民主共和党,担任总统的初衷,就是想尽可能不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只履行宪法所规定的那些职责,而把宪法未规定的其他权力分散到各州以及民众身上。对于从外国政府手里购买土地这件事情,不仅宪法没有规定联邦政府有此权力,甚至是联邦党人看来,也是非常「大政府」的表现。况且,利文斯顿和杰斐逊派去的特使门罗,并没有经过国会和总统同意,就自作主张,签下了合同。杰斐逊深知,这次购地不仅维护了西部的利益,还有利于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只不过,这要放弃自己所谓「1800年革命」的说法,民主共和党人和联邦党,真就如自己在就职演讲中所说的那样,原则一致,只是名称不同。经过审慎的思考,杰斐逊最终选择了国家利益。杰斐逊对购地案的解释是,宪法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总统有权缔结条约,但要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这一条,说明购买土地的权力是合乎宪法本意的。对此,杰斐逊说:「倘若宽泛解释带来不良后果,国家良知将会纠正谬误。」戏剧的是,这种说法在10年前,当时的财政部长,联邦党人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国家银行时就利用过。该主张最强烈的反对者,正是当时还是国务卿的杰斐逊。为了让购买土地更具合法性,杰斐逊甚至建议国会对宪法进行修正,此举被国会否决了。但是,在杰斐逊积极奔走、发表大量演说后,当时民主共和党占多数的国会还是很快批准了购买合同。1803年12月,新奥尔良市的法国三色旗缓缓降下,在旧旗杆上,升起了崭新的美国国旗。杰斐逊看到了广阔的西部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及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便派遣探险队做进一步的探险和调查,将足迹延伸到了太平洋沿岸。此后,广阔的路易斯安那地区逐步成为美国各州,有了后来著名的西进运动。农业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制度化,工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图片[9]-一桩购地案,与一位总统的选择-人文百科

▲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大大促进了美国军事与经济的发展,拓宽了美国的疆土,它开发了如今的美国西部地区,但也消灭了众多原生生物与印地安部族。

一桩购地案,一次妥协,奠定了美国成为大国的基础。回到1789年,正因为《美国宪法》的生效,联邦政府的建立,才使得作为总统的杰斐逊能在外交方面中有积极作为。回到1800年,正因为杰斐逊在就职时对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之争的理性和审慎认识,让他在购地案中能放下尊严,顾全大局。回到1802年,正因为法国和西班牙在路易斯安那主权移交中的敏锐察觉,杰斐逊宁愿放弃法国这个「天然盟友」,准备与宿敌英国联合对抗法国,也不能让它再次染指路易斯安那,才促使法国迅速放弃这块地区。尽管也与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但谁能不说,路易斯安购地案,不是杰斐逊总统任职内的一项杰作?

然而,杰斐逊对他8年的总统生涯毫不在意,在他1826年临终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一国之总统的头衔,甚至都比不上「大学之父」重要。杰斐逊骨子里依旧是个民主共和党人,那个时刻警惕着政府走向暴政,国家出现暴君的人。只不过,在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上,他把目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也许正如马基雅维利所说:如果想要维持某种制度,有时还要敢于做与这个制度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事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