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刘瑜:巨轮调头的时刻——秦晖《走出帝制》书评
图:左起杨显惠、秦晖、刘瑜 当秦晖先生试图给'文化的冲突'指出'制度的出路'时,对其难度,当然不可能没有认识。但是,'怀绝望之心,行希望之事',是其知识分子深沉的天真。 秦晖先生很像是一个...
李根源的「小函谷」
在苏州木渎穹窿山御道半山岭旁的溪边,石壁刻有“小函谷”三个篆字,落款:“廿六年三月,李烈钧、程潛、李根源來游;烈钧題此字,李根源书”。李氏题“小函谷”的意思,据说是“赞誉穹窿山为道...
张国淦,及黎段内阁的形成
袁世凯死后,各党各派纷纷对于时局提出自己的主张,归纳起来无非是恢复以《临时约法》和民二(1913)国会为基础的民元法统;并且惩治所谓的“帝制祸首”。岑春煊毕竟老于宦道,他有更进一步的要...
段祺瑞和张勋:督军团的崛起
1916年九十月间,是黎段“蜜月期”的高潮,也意味着段祺瑞对黎元洪的容忍退让达到了极限。段祺瑞此后,对黎元洪越来越缺乏容忍之心,其原因当然非常复杂,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既是盟友又...
梁启超的野望
1916年的六月底七月初,黎元洪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包括恢复《临时约法》,召集民二国会议员重新开会,把段祺瑞的职务改成国务总理。等等。他还公布了新的内阁名单: 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 外...
迷雾中的冯国璋
关于袁世凯对自己生死寿数的预测,坊间有两侧传闻。 一则是,袁氏曾说,其历代祖先都是死于五十九岁之前,他也怕自己过不了这一关口。一般将其时间点系于改制前夕。 另一则是,他曾长叹道: “...
蔡锷,艰难的抉择
民国四年(1915),可能是袁世凯一辈子最舒心的年份。其最大的敌人国民党已经分裂,坚持武装斗争的孙中山虽然重建革命党,但显然势力不达国内。 而行政方面,地方统治逐渐军政分离,一些素来跋...
妄图浇灭战争引线的老人|大象公会
乐观地说,他们本有机会浇灭这根长长的引线,把日本和东亚带到另一个平行世界。 文|香川克之 1936 年 2 月 26 日凌晨,近卫步兵第 3 连队的百十号士兵闯进东京表町的大藏大臣官邸,迅速制服几...
韩国媒体眼中的清末新政
宪政是韩国报刊媒体关注的重点。在清廷颁布预备立宪上谕之后不几天,《皇城新闻》发表评论认为:清朝从鸦片战争到庚子事变期间,外则饱受列强侵略,内则各派势力政争不已,政治腐败,国是日蹙,...
段祺瑞向日本借1.45亿日元,一开始就没打算还?
“西原借款,是日本在1917~1918年间,以秘密或半公开的名义,共计八次借给段祺瑞政府款项的总称。这批借款总额为1.45亿日元,由当时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特派代表、段祺瑞的日本顾问西原亀三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