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心理剧概念的是出生于罗马尼亚的精神科医生马任诺(Jacob Moreno)。马任诺在 20 多岁时随家人移民到了奥地利。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和哲学的他,并不是一心努力读书的学生。他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所学的东西,也喜欢听取别人的想法,所以他总是不分场合地与别人交流。马任诺在这一过程中确信,比起独自一人,当与很多人在一起时,自己能够得到更多对自身和世界的洞察。由此他发现了团体 和即兴性(spontaneity)两个重要的概念。
马任诺在维也纳医科大学时接触到了他的前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理论,除了被压迫的感情的净化 这一理论之外,其他大部分概念他都不同意。1912 年,在弗洛伊德以梦为主题进行的讲座上,他偶然得到了与弗洛伊德进行对话的机会,他这样对弗洛伊德说道:弗洛伊德博士,我正从您已经离开的地方出发。您在办公室等人为环境中与人见面,而我在他们自己的环境如路上或家里与他们见面。您分析他们的梦,而我鼓励他们去做梦。您将整体分析为各个部分,而我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矛盾,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原来的位置。
1917 年,成为医生的马任诺正式开始治疗患者。1921 年,他在维也纳的一个剧场里挂出了“即兴的剧场”的名字开始演出。虽然叫做演出,但其实没有专业演员,也没有剧本。观众自愿来到舞台上,根据设定好的主题进行即兴演出。在演出结束后,观众还聚在一起进行讨论。由此开始的马任诺的演出,最终发展为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剧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剧(sociodrama)。
心理剧的核心是即兴性,观众当中的自愿者就是演出的主人公。当然,为了让主人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故事,导演会提供一些帮助,但导演只是提示场景和角色,其余的部分都要由演员独立完成。另外,为了让演员更加投入自己的角色,“辅助自我”(auxiliary ego)们要饰演配角或饰演主人公的其他心理,这些“辅助自我”的演出也都是即兴的。
心理剧分为暖场、表演和分享三个阶段。暖场阶段为了让观众参与到表演中并提高即兴性,会做一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确定主人公和演出的主题。在接下来的表演阶段,主人公根据导演给出的情境和角色设定进行即兴演出。此时要表现出内心的冲突,引导自己内心被压抑的感情爆发出来并体验净化的过程。另外,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求解决冲突的新方法。最终演出结束后,演员和观众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心理剧成为后来许多心理治疗 (咨询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技法,特别是在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方面非常有效。与来访者单纯向咨询师叙述自己的感情的想法的方法相比,让来访者通过表演来表达自己更能达到咨询的效果。但也有一个缺点,当来访者拒绝进行表演时,这种方法就无法进行下去。另外也有人批判说,单凭一次心理剧也许能将压抑的感情释放出来,但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