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柴静: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顾准逝世三十五年祭
三十五年前,十二月三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写这篇文章,了解他,纪念他,感谢他。 一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长职务。 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
雷颐:“人生禁得几拳头”——彭柏山的悲剧人生
在“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高潮时,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彭柏山发表发表了一篇名为《论胡适政治思想的反动本质》的批判文章。与当时发表的成千上万其他声色俱厉的...
王元化百岁诞辰:“呕血心事无成败,拔地苍松有远声”(林同奇)
王元化(1920.11.30-2008.5.9)。1981年在上海寓所 文|林同奇,美籍华裔学者 本文授权转自《论王元化》 王元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噩耗并不突然,但我仍然无法摆脱因失去一位可做...
张曙光:思想控制还是学术自由――反精神污染中经济理论界的两大事件
【原编者按】如今,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上个世纪80年代对中国思想界和政治生活影响巨大的“反精神污染”运动,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多年,南巡讲话也过了20多年之后,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
汪丁丁:官僚政治是企业家精神的死敌
本文首发于72期《腾云》杂志 我始终不相信中国能绕过“中等收入陷阱”,因为我始终不相信中国经济能避免全社会的普遍官僚化结局。 我很熟悉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年的官僚政治以及在毛泽东与黄炎培...
吴敬琏:“常怀千岁忧”的思想者——悼念元化先生
早就得到许纪霖教授的知会,元化先生的病情急剧恶化,医生已经发出病危通知。乘4月下旬来上海授课的机会,前往医院探视。17日下午在陆家嘴金融研究院做完演讲,就直奔华山医院。出乎意料地是,...
吴敬琏:从《大国崛起》看各国富强之道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献记录片《大国崛起》广受瞩目。虽然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标题并不十分恰切,因为问题并不在于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崛起”为称雄一时的“大国”——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昌...
大学需要有反思精神 ——原武大校长刘道玉致清华大学的公开信未删减版
清华百年校庆前夕,《看历史》杂志发起了'清华,你好!'写信活动,邀请海内外不同领域的人士给清华写一封信。这些寄语与程序性的祝颂相比,多了一些反思和切实的期望。限于一些原因,原武汉大学...
易中天:顾准的绝望之望
1974年11月11日,顾准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癌肿大如鸡卵,卡在心脏与气管之间,并已扩散,实际上已无法医治。这时的顾准,可真如批判他的那些人所言,只有“死路一条”了。对于顾准这样的革命者来...
至死不改:陈仁炳,唯一一位在世没有获得“改正”的大右派
去年7月初,表姐从悉尼发微信给我,大伯母陈蕴辉已于6月27日在上海去世,她已动身回上海料理丧事。我因故未能前去参加葬礼,很遗憾。表姐说大伯母已病了一些时候,最后因肺部感染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