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华生:陈独秀的希望与绝望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应该是一个石破天惊领袖一代的人物。他那炯炯发光,烛照幽微的眸子不仅看穿了几千年专制社会的弊端,而且洞察了在他那一时代活动着的魑魅魍魉嘴脸;他那渊博精深的学识,...
华生:我们怎样读懂杜润生?
此文春秋笔法之处甚多,需注意留白之处 杜润生杜老仙逝,一直想写点东西,但临到下笔,又觉得仍没把握,犹豫起来。是啊,纪念杜老的文字不少,我们有多少人真正读懂了杜老和按他自己的意思解读...
高尚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
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
科尔奈:警惕近在眼前的危险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他1928出生于布达佩斯,曾任匈牙利科学院计算中心部主任,世界计量学会理事和会长,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八十年代改革亦...
吴敬琏:谈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崛起
近日,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接受了财新《中国改革》的专访,他详述了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这篇专访刊载于财新《中国改革》2011年第8期 。 幻灭与盗火 财新《中国改革》:...
吴敬琏: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
上篇:“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 《财经》:在过去30年,中国“两头冒尖”的轮廓显得更加突出和鲜明了。从光明面看,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
吴敬琏: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就是中国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权力的扩张必然造成寻租基础的扩大,而寻租基础的扩大又不可避免地造成腐败的蔓延。政府必须下决心将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同时管...
吴敬琏: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经济学家伴随中国改革成长的历程,历数诸多为中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进行过艰苦的理论和思想探索的经济学家;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经济学家通过对于现代经济科学认识...
吴敬琏:中国的两种前途
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
柴静: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顾准逝世三十五年祭
三十五年前,十二月三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写这篇文章,了解他,纪念他,感谢他。 一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长职务。 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