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韦森:入世的政治-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的思想之旅
【摘要】 阿尔伯特·赫希曼是当代一位全球化的知识分子,其研究领域横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思想史等领域,在国际上有着巨大影响。2013年,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杰里米·阿德尔曼出版了《入...
韦森:重读凯恩斯:萧条经济学的演化生成与理论挑战
摘要: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位货币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从货币的视角论述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他的三本主要经济学著作——《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王小鲁:改革40年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在1978年走上了改革之路,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步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达到7.4%。相比之下,...
王小鲁:美国大萧条与新政再思考
本文运用美国历史统计数据,尝试对大萧条前、大萧条期间和复苏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重新进行分析和审视,旨在找到一个接近历史真相的答案,并以期从历史中找到对当下的启发。本文发表在《比较》第...
王曙光:知识论背景下的经济学
尽管经济学作为一个术语早在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但是直到在现代经济学的始祖亚当·斯密写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的时代(1776年),经济学尚未发展成为一门独...
陶然 杨大利:收入激励与地方政府在中国转型和增长中的角色
一、引言 鉴于中国广阔的幅员、丰富的社会与民族多样性,地方政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扮演非常突出的角色不足为奇(Min Tuki 1990)。本文将考察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地方政府在中国引人瞩目的经济转型...
德地立人:难忘的会谈——记王岐山与福山、青木的会见
今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著名政治思想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和著名比较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外国专家局(外专局)改革建言座谈会。期间还在清华大学CIDEG中心、比较杂...
乌家培 李炜光等:缅怀杨小凯
2013年7月7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召开了“纪念杨小凯教授学术研讨会”,纪念九年前英年早逝的杰出的华人经济学家和伟大的宪政主义者杨小凯先生。近40名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参加了会...
梁小民:读进去,读出来
上中学时,颇爱读书。一位历史老师见我“孺子可教”,告诉我说,读书要把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他说的“把厚书读薄”是指读懂这本书,能把这本书的内容、思想概括出来;再把“薄书读厚”,是...
梁小民:革命尚未成功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但这三十年的变化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所未曾有过的。 一切的变化集中体现在GDP上。一九七八年,当邓小平同志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国民收入翻两番时,除了孙冶方先生坚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