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无政府主义10女杰
一提起“无政府主义”,不了解的人往往会想到一群想把整个地球变成一片废土的暴徒,其实这是对无政府主义的极大误解。 无政府主义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消灭政府后的混乱社会,而是一个互助、自治、...
如何摆脱中国内卷的局面?从边际效应和机会成本解释,及江户时代日本经济
内卷现在的意思已经成了高烈度竞争,然而这个事情和资本、经济危机、贸易、美国都没啥关系。从微观角度非常容易解释,只需要边际效应加上机会成本就很容易解释竞争,那么自然就解释内卷了。而理...
林贤治:迫害与写作——写作史小考
写作者:迫害的主要对象之一 迫害古已有之。所谓迫害,是指个体由于强势者——无论是来自国家,还是来自政治、宗教及其他社会团体或势力——带有针对性的暴力或潜暴力行为,致使生命、财产、名...
林贤治: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
控制人们的头脑是控制整个国家的关键,语言文字就是制度的基石。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让思想冲破牢笼。 ——〔法〕欧仁·鲍狄埃 对米沃什来说,《被禁锢的头脑》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
林贤治:且说灰皮书
如果不是生在京沪等大都市,又不是高干子弟或与这类子弟有瓜葛者,同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当不识“灰皮书”为何物。这种特殊出版物面世之时,正值一代人处于思想匱缺,知识贫乏而求知欲又特别...
林贤治:隐喻中的革命
“革命的”一词仅适用于以自由为目的的革命。 ——〔法〕孔多塞 对我而言,我们在别样的黑暗和危险的未来前景中能够看到的一缕不确定的、忽隐忽现的希望之光,完全可以概括为革命和自由。...
林贤治:国家还是人民
政治思想家论及社会契约,所指实际上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评价一个政权,主要看政府如何履行它和人民之间的契约。当然,首先得看它存在的正当性、合法性,然后才是它的职能和绩效之类。政府...
林贤治:贫困是革命之父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贫困已被视作革命之父。 社会的反抗倾向源自统治者持续不断的剥夺,而经济的剥夺是最常见的。贫困在马克思那里就是第一位的政治力量,他的革命理论即建立在经济基础和生产方...
林贤治:意识形态破产
一个政权的确立,除了政府官员、军队、警察、宪法等等,还须有意识形态维系其正当性和合法性。旧制度的退场,自然意味着意识形态的破产。 君主制讲“君权神授”,中外莫不如此。就说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