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宋初年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本文按照时间线梳理一下南宋初年秦桧宋高宗提出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政策,资料收集不够全面的地方以后再补充。

建炎元年(1127)

建炎元年九月金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授交南宋的国书中就已提起,是时“书中索河东、(河)北人之在南者。”

建炎三年(1129)

建炎三年二月金人占领扬州时声言,“金人揭榜于扬州市,西北人愿还者听之,去者万馀人。”

建炎四年(1130)

十月,秦桧逃回南宋。当时秦桧为完颜昌(挞懒)所用,挞懒攻打山阳(今江苏淮安),秦桧随军。秦桧自称和妻子王氏及仆从一家杀死监守自己的金人从水道逃出。

十一月丙午,秦桧提出“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主张南北议和。高宗大喜,“试礼部尚书,赐银帛二百疋两。”

绍兴元年(1131)

二月,秦桧除参知政事。

七月,宗尹罢相。桧扬言曰:“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或问何以不言,桧曰:“今无相,不可行也。”

八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

上乃召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綦崇礼入对,出桧所献二策,大略欲以河北人还金国,中原人还刘豫(伪齐国),如斯而已。上谓崇礼曰:“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

秦桧以“自桧得权而举事,谓当耸动于四方,逮兹居位以陈谋,乃首建明于二策,罔烛厥理,殊乖素期”罢相。

绍兴三年(1133)

十二月,韩肖胄偕金使来。帝自即位,屡遣使如金,多见拘留,而金未尝遣一介报聘。至是,完颜宗翰(粘没喝)使李永寿、王翊来,请还刘豫之俘及西北士民之在南者,且欲书江以益刘豫,与秦桧前议吻合。

绍兴六年(1136)

八月,以秦桧为建康行营留守,参决尚书省、枢密院事。桧自被斥,会与金议和,稍复其官,知温州、绍兴府。又以张浚荐,授醴泉观使兼侍读。至是渐用事。

绍兴七年(1137)

以秦桧为枢密使。

绍兴八年(1138)

金熙宗即位不久政权未稳固,完颜昌主张与宋议和。

元月,伪齐被金朝废除,由于伪齐后台金太宗、完颜宗翰和高庆裔三人均已死,金主和派完颜昌(挞懒)等人把持朝政,最早扶植刘豫的完颜昌痛恨刘豫背弃自己另投新主。

当时原伪齐统治区军民因不堪刘豫苛政,往往选择南下,而南宋沿边守臣如韩世忠、岳飞、吴玠、刘琦等,也“各遣间招诱中原民。” 这都使得北方民众向南逃亡加剧,严重影响了金朝统治。为此,完颜昌以人心不附,倡议将原来伪齐旧地即河南、陕西等地送还南宋,促成和议。宋廷对这一条件予以了积极回应,使得南宋朝野震动,主战派纷纷上书反对和议,韩世忠更疏奏称:“但恐以交割诸路为名,先要山东、河北等路军民。或先要应北来归朝投附女真、契丹、渤海、汉儿、签军等,出此声势,摇动人心。”

三月,复以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五月,金欲以河南、陕西地与宋,派王伦使宋“好报江南,自今道途无壅,和议可成”。双方议和接触开始频繁。

绍兴九年(1139)

宋金正式订议,金朝送还伪齐旧地,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得东、西、南三京,寿春府、宿、亳、曹、单州及陕西、京西诸州之地。兀术遂自祁州渡河而去,移行台于大名府。

但金朝不久即发生政变,完颜宗弼(四太子兀术)杀金领三省事宗磐及左副元帅挞懒,在中山府拘留了王伦。主战派重新上台。

绍兴十年(1140)

兀术进攻南宋,占领刚刚让出的土地并挥军南下,兀术以归河南、陕西地为非计。而张通古又言宋置戍河南,请及其部置未定,当议收复,斡本然之。及诛挞懒,遂大阅国中兵于祁州。命兀术自黎阳趋河南,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兀术率孔彦舟等入汴,遣乌禄取归德,李成取河南,分兵下诸郡。于是东京留守孟庾、南京留守路允迪等皆以城降,西京留守李利用弃城走,河南州县皆降。撒离喝入同州,趋永兴军,权知军事郝远开门纳之,陕西州郡所至迎降,遂进据凤翔。

七月,宋军诸线捷报不断。张俊攻克亳州,王胜攻克海州,岳飞攻克郾城,差点儿活捉兀术。张浚在长安取胜,韩世忠在泇口镇取胜,诸将所到之处都取胜,而秦桧却力主撤兵。

九月,诏岳飞回行在,杨沂中回镇江,刘光世回池州,刘锜回太平州。宋撤军后,淮宁、蔡、郑又被金兵占领。

绍兴十一年(1141)

兀术再次南下,攻占寿春、庐州,宋将邵隆、王德、关师古等连战皆捷。杨沂中在拓皋又取胜。秦桧忽然令杨沂中和张俊立即撤兵。韩世忠驻军濠州不前进;刘锜放弃寿春而回。从此不再出兵。四月,秦桧想尽收诸将兵权,密奏让高宗召三大将“论功行赏”,韩世忠、张俊同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令宣抚司军隶属枢密院。

六月,拜秦桧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徽宗实录》修成,又被升为少保,加封冀国公。

十月,兀术有意求和。秦桧又上奏派刘光远、曹勋使金,又以魏良臣为通问使。商议双方以淮水为界,让宋割唐、邓二州。不久,又派何铸报聘,答应金的条件。

十月,兴岳飞冤狱。秦桧让谏官万俟卨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于是岳飞及儿子岳云都被送到大理寺,命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审问。

十一月,宋金达成绍兴和议。

十二月,秦桧因岳飞多次说和议失计,并曾奏请立太子,诬称岳飞曾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任节度使”这样的话,是谩侮高宗,又有受诏不救淮西之罪,赐死岳飞于狱中。岳云及张宪也同被杀。

十一月七日,金都元帅完颜宗弼,遣使送书于宋廷,“索北人之在南者。” 其中提到“淮北、京西、陕西、河东、河北,自来流亡在南者,愿归则听之。理虽未安,亦从所乞。” 而其他原辽国燕地“以北逋逃及因兵火隔绝之人,并请早为起发。” 明确要求宋廷将原北宋北方统治区内的南下人员,“自愿”回归者发还。而原辽国境内的归南者,全数无条件发回。宋廷商议后决定照允,并立即开始组织发还工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庚申,高宗“命宰执及议誓撰。” 誓书中拟定:“淮北、京东、西、陕西、河北自来流移在南之人,经官陈理,愿归乡者,更不禁约。其自燕以北人,见行节次遣发。今后上国逋亡之人,无敢容隐,寸土匹夫,无敢侵掠。其或叛亡之人入上国之境者,不得进兵袭逐,但移文收捕。” 同时又商定“上国云云敝邑,亦乞并用此约。既盟之后,必务遵承,有渝此盟,神明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

十二月二十九日,宗弼又复送书前来,斥责宋廷近期虽然发遣北人归回,但所遣“北来三十五人,止是近日因渡淮樵牧偶被掠者,殊非昔年逃亡被兵火隔绝之人。” 质疑宋人“有司姑徇人情,尚为濡滞也。” 是在糊弄金朝。同时声称,近期派往南方议和的审议使萧毅“在江南时,已蒙定论。” 意思是说宋廷在此次商量誓约时,已和金朝正式敲定遣送计划,希望宋廷能认真守约不要耍赖,尽快将“诸路所有北人,各于逐处沿边州城就近交割,望早为应,所论尽数津遣过界。” 同时还催促宋廷将“所有海州、泗州、连水军今岁流移在南百姓,” 春节后“窃望发过淮北,庶不废一年耕作之计。”为表诚意,金朝先期“遣还濠州、楚州、昭信、盱眙等县户口。” 还寻到了一批“江南商贾隔在淮以北者。” 准备在收集完备后,即刻发归。

宋国回书先是问候四太子“季冬极寒,伏惟钧候起居万福,整军安民悉赖全德,特承惠书佩荷记存,垂谕大事已定,若非国公以生灵为念,他人岂能办此?天下幸甚。” 继而言明遣送北人,不“ 敢不如命。” 即将于沿岸渡口发送,其中又有辽地耶律温(绍兴十年于宿州兵败降宋)等人,将按步逐一发遣。文中更对金朝遣还宋境人口、商贾一事,“卑情岂胜感激。” 并声明已将“海州、泗州、连水在南百姓”加紧清点,马上发过淮北请金人验收。

绍兴十二年(1142)

金皇统二年、南宋绍兴十二年二月,宋人遣使致金誓表,内陈:“自来流移在南之人,经官陈说,愿自归者,更不禁止。上国之于弊邑,亦乞并用此约。” 至此,宋人基本认同了宗弼来书中的遣返原则,即因流亡、被俘、投降等原因留居南宋境内的北人,属原北宋北方辖区之人,听自愿遣归;原辽国境内人众,无条件放还。此后宋金双方一系列有组织的官方遣返活动陆续展开,当时金熙宗还以生诞皇子,大赦天下,并命“自来亡命投在江南人,见行理索,候到并行释罪。” 以消弭叛逃北归者的担忧。

初期遣返时,被遣送者还多以普通民人、商人为主。绍兴十二年五月,金朝开始文移宋廷索要南下官员,要求宋廷交出郑亿年(北宋官员,后仕伪齐,再归南宋)、张中孚(北宋武将,后仕伪齐,再归南宋。归金后,任南京留守,封崇王)、张中彦(中孚弟,从归金,封宗国公),以及出仕金朝的杜充(南宋右相,建康降金)、宇文虚中(宋使,使金后被留用,出仕)、张孝纯(北宋守太原的名臣,城破被俘,后仕伪齐为丞相,再仕金)、王进(北宋武将,濠州知州,城破被俘留金)等人家属。宋廷精诚服务,先是在广州寻找杜充之子杜嵓搞的鸡犬不宁,之后又将身在福建的宇文虚中子孙征收杭州。此前宇文虚中曾专门托话高宗,说如果金人来索取其家属,就说早失散了,千万别北送。结果宋廷一幅冷脸,对始终忠于南宋偷传情报的宇文虚中的请求视而不见,依旧派人去拿他家眷。宇文虚中子宇文师瑗,与虚中女婿赵恬商议,想留下一个儿子在福建。福建守臣程迈坚决不让,宇文师瑗就让赵恬半夜用海船偷装家眷往泉州躲藏,自己单身去杭州。谁料程迈不依不饶,宁是派人入海截留,结果宇文虚中全家被悉数北送,女婿还被革职查办。后来金国内变,宇文家惨遭灭门,无一孑遗。

上述诸人中,唯郑亿年为秦桧表亲,又通晓南宋机密,故而未遣。即《要录》所谓“凡士大夫北留者,家属悉遣,惟亿年得留焉。” 金廷也根据审议使萧毅等人回奏,将之前降金原籍南方的李正民、毕良史、孟庾三人以及扣留宋使朱弁、张邵、洪皓等人发遣还宋,声言“江南尝询访此人,今并委沿边官司发遣前去。所贵南北之人无不均被德泽”云云。

九月,以和好成,加秦桧太师,封魏国公。

十月,以皇太后回銮,进封秦桧为秦、魏两国公。桧以封两国与蔡京同,辞不拜。离行时,被金人封为天水郡公的宋钦宗挽住高宗生母韦贤妃的车轮,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贤妃哭着说,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算了。但宋高宗可能考虑到自己不能生育,接钦宗回来皇位必定回到钦宗或其后代一系,所以对钦宗的归还缄口不提。

十二月,陕西大旱,连岁不雨,陕西百姓逃荒入蜀,却被宋人坚决拦阻,“以誓书所禁,不敢纳。” 结果饥民大多饿死,“其壮者北人多买为奴婢,郡邑荡然矣。”

绍兴十三年(1143)

十二月,金遣完颜晔等来贺明年正旦,以金酒器六事,绫罗纱縠三百端,马六匹为礼。自是岁如之。还主动放还了之前扣押的宋朝使臣张邵。张邵回到南宋,给宋高宗带来一个好消息:金国准备无条件释放一批靖康之变中的战俘,包括宋钦宗和一批皇族成员、后宫妃嫔等人。但因为完颜宗弼反悔,钦宗等人终身未能南归。

绍兴十四年(1144)

绍兴十四年四月,金朝就曾再次向南宋索取“淮北人之在南者。”按照宋朝官方记载,宋人依照誓书所载,“淮北人遣归者,取其情愿也。” 对南宋境内的淮北籍人众又进行了一次大搜括,取其“自愿者”遣归金朝。但据赵甡《中兴遗史》,是年四月,“命州县刷遣前后归明人,发还金国。” 即为搜括发还,可知此次遣返中人为胁迫的机率也不小,官方记载讳言之,而打着官腔说自愿,无非是给自己脸上贴点金罢了。

七月,王伦为金所杀。金拘伦河间六载,欲授以平滦三路都转运使。伦曰“奉命而来,非降也”。金人益胁以威,伦自缢死。后数年,宇文虚中亦以反诛。

绍兴十五年(1145)

宋廷第二次大量发回仕宋北方官员。史载是年三月甲子,“遣敷文阁待制周襟、马观国、史愿,诸将程师回、马钦、白常皆还金国。” 这些人中,周襟“燕人也”,史愿“燕山人”,马观国“夷人也”。都是原来辽国境内的汉人或契丹人。马钦更是故辽彰国军节度使尧俊子,任辽常胜军统领,降金后为千户,后投南宋刘光世军。程师回、白常都是北方汉人,曾为宋将,后降金出仕伪齐,又降宋为官。这些人在南宋任职大多已近二十年,长居江南并非都愿意归国。像马观国北还,南宋《李谟墓志》记载,“金檄还北客之落南者,马观国在遣中,过公别,涕泣而出。” 又如白常,“金人来索在南将士,常亦在遣中。同行者悉为敌效力,常独不肯往。” 声言“丈夫死则死耳,不能为反覆士。” 不愿再仕金为官。发还金朝后署名坚持只书自己的南宋官衔:“前熙河经略使白常。” 金人虽不悦,最终亦无可奈何,放他回家终老。

这些北归官员虽然多心向宋朝,但宋廷对他们的态度可谓无情。绍兴十五年十一月,宗室赵子恺被拘管,原因就是“时发还北人马钦,而子恺与之饮宴游猎。” 无形间已将为其征金讨蛮效力多年的马钦视为敌国人士。为此,马钦对南宋很是怨恨,海陵王决议南侵时,马钦时任右补阙,与同被遣返的校书郎田与信被召入侍坐。两人都对南侵计划表示赞同:“海岛蛮越,臣等皆知道路,彼将安往!” 马钦更说:“臣在宋时,尝帅军征蛮,所以知也。” 竭力怂恿海陵王南下,恣意报复宋廷。

另外自绍兴十五年开始,北方籍士兵也有被陆续遣返者。像绍兴十五年三月, 命程师回北归,“诏归北境人,师回有亲兵数百,惮不欲行。” 程师回也心怀不满,甚至意图发动兵变,最后经人劝说才带兵就道北上。

绍兴十八年(1148)

绍兴十八年八月,高宗与秦桧谈话,高兴说道:“朕记卿初自虏归,尝对朕言:‘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首建讲和之议,朕心固已判然。而梗于众论,久而方决。今南北罢兵六年矣,天下无事,果如卿言。”此后宋廷又多次发出禁令,严禁“江、淮私渡北人。”

绍兴二十五年(1155)

秦桧死。帝谓杨存中曰“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朱熹更指出《绍兴和议》后高宗对秦桧尤为忌惮,甚至每次朝见都贴身暗藏匕首,以备不测。

秦桧死后次日,上曰:“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

又,上谓魏良臣、沈该、汤思退曰:“两国和议,秦桧中间主之甚坚,卿等皆预有力。今日尤宜协心一意,休兵息民。”。

绍兴三十一年(1161)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宋廷仍在正式的官方文告中下令“命沿淮州郡毋纳北人。”

六月海陵王败盟南侵。

七月《崔陟、孙淮夫、梁叟上两府札子》中称,“曩者朝廷讲和之后,发遣赤心军及归朝官归北。” 赤心军即主要由燕地人组成的北人军队,包括契丹、奚、汉、女真各族以及南来掳掠从军的汉人。同年九月高宗还曾下旨招诱燕地金将,内称“燕北昨被发归国者,盖为奸臣所误,追悔无及,今虽用事,并许来归。当优加官爵,勿复疑虑。朕言不食,有如皦日。”至于前后北归人数,据南宋人《林泉野记》云,“桧命尽发前后所得大金、契丹及归明人五万,还于大金。”

金朝给予南宋最大的高层归还,只是将死在东北的宋徽宗的灵柩和高宗生母韦贤妃归还南宋。

隆兴元年(1163)

孝宗北伐失败,金宋再次和议,南北隔离政策又被重新拾起,双方国境间的人员来往从此被严格执行,直至金末北方战乱,才又重新出现大规模的北人南下浪潮。

关于这段史实的几点讨论

秦桧是金国奸细吗

根据史实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由金人和秦桧分别提出。但秦桧在“有谋而怯战”的主和派完颜昌帐下做事,秦桧全家安然无恙的出逃过于蹊跷。所以秦桧由完颜昌的授意南下主和是极有可能的。

以秦桧阴鹜之性格,自然不是来到金国之后发现金人同样也是人,突然变成和平主义者来讲和。从其甫归南宋就提出南归南,北归北,是有很强目的性的。

北伐更好还是议和更好

很多人认为正是由于议和才有200年的南宋,宋之财力不足以岳飞的北伐。但是历史不容假设。当时,兀术连败于宋军多名将领,如北伐胜负未可知。但赵构实不愿北伐。我们也就无法知道假设北伐历史将会如何了。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是双方合理的政策吗

这一政策的基础是土地和人绑定,当时也许宋金两国都觉公平。但对于今人,这一逻辑并不成立。若论后果,实寒北方汉人之心。致使将来北伐再无可能。

另外如何理解原辽国汉人处于什么位置?宋国不视其为自己子民。

宋起于黄河领域,长江领域的吴越为其后征服之地。高宗任用秦桧成功建立了集权,达到了扩张君权的目标。对于高宗个人而言,还是相当成功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